專利名稱:高溫抗強振鉑電阻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測溫元件,特別涉及一種高溫抗強振鉑電阻。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對測溫元件——鉑電阻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如內燃機上使用的鉑電阻,不僅要能抗強振動,還要耐高溫,測量的溫度要達到720℃以上。現有的陶瓷內繞式、玻璃外繞式及云母式鉑電阻已不能滿足上述使用要求。德國生產的“內繞式內填充鉑電阻”是一種可在內燃機上使用的鉑電阻,如圖3所示,它有一個陶瓷本體,在陶瓷本體內有兩個通孔,通孔內放置螺旋形鉑絲,鉑絲的兩端接有鎳引線,通孔中填充粉末陶瓷材料,陶瓷本體的兩端用陶瓷封閉,并燒結在一起。這種鉑電阻存在的問題是,抗強振動的性能不能滿足要求,由于高溫金屬材料與陶瓷在燒結時不能共熔,在振動及高溫變化等疲勞損害有作用下,易產生引線與陶瓷之間的微小位移,造成斷路;另外,鉑絲的螺旋之間及鉑絲與陶瓷本體之間容易相碰,產生磨損,將鉑絲磨斷。所以,在強振動條件下,這種鉑電阻的使用壽命較短,且價格昂貴,不能滿足使用要求。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陶瓷鉑電阻抗強振性能差的問題,提供一種抗強振性能好、使用壽命長的高溫抗強振鉑電阻。
本實用新型由陶瓷本體、鉑絲及鎳引線組成,其特殊之處是,鉑絲纏繞在陶瓷本體內,鎳引線從陶瓷本體上的通孔中引入,并在陶瓷本體的底部與鉑引線焊接在一起,在焊接處形成鉤狀引線,鉤狀引線部分與鉑絲一同燒于陶瓷本體內。
本實用新型將鉑絲纏繞在陶瓷本體內,并燒結成一體,避免了鉑絲與陶瓷本體之間的磨損和碰撞,從而提高了鉑電阻的抗強振動性能;另外,鎳引線伸入到陶瓷本體的底部與鉑引線焊接在一起,并在焊接處形成鉤狀引線,從各個方向限制了引線的自由度,解決了由于振動和溫度變化等疲勞損害引起的引線位移,從而延長了鉑電阻的使用壽命,達到了國家標準JB/T8622-1997規定的技術性能,分度號為Pt100,溫度范圍-100~800℃,抗振性能超過國家標準,主要技術指標達到了IEC751《工業鉑熱電阻》(1995)規定的標準。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圖3是現有技術中鉑電阻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由陶瓷本體1、鉑絲2及鎳引線3組成;鉑絲2纏繞在陶瓷本體1內,鉑絲2采用雙線并繞的方式纏繞,其兩端的引線4伸到陶瓷本體1的底部;在陶瓷本體1上有兩個通孔,鎳引線3從陶瓷本體1上的通孔中引入,并在陶瓷本體1的底部與鉑絲2的引線4焊接在一起,從而在焊接處形成鉤狀引線,鉤狀引線部分與鉑絲2一同燒于陶瓷本體1內。
制造時,先制作一個陶瓷內芯,然后,將鉑絲2纏繞在內芯上,其引線4與鎳引線3焊接在一起,然后,整體陶瓷封裝、燒結。
權利要求1.一種高溫抗強振鉑電阻,它由陶瓷本體、鉑絲及鎳引線組成,其特征在于,鉑絲纏繞在陶瓷本體內,鎳引線從陶瓷本體上的通孔中引入,并在陶瓷本體的底部與鉑引線焊接在一起,在焊接處形成鉤狀引線,鉤狀引線部分與鉑絲一同燒于陶瓷本體內。
專利摘要一種高溫抗強振鉑電阻,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陶瓷鉑電阻抗強振性能差的問題,提供一種抗強振性能好、使用壽命長的高溫抗強振鉑電阻;本實用新型由陶瓷本體、鉑絲及鎳引線組成,其特殊之處是,鉑絲纏繞在陶瓷本體內,鎳引線從陶瓷本體上的通孔中引入,并在陶瓷本體的底部與鉑引線焊接在一起,在焊接處形成鉤狀引線,鉤狀引線部分與鉑絲一同燒于陶瓷本體內;本實用新型將鉑絲與陶瓷燒結成一體,避免了鉑絲與陶瓷本體之間的磨損和碰撞,提高了鉑電阻的抗強振動性能;另外,鎳引線伸入到陶瓷本體的底部與鉑引線焊接在一起,并在焊接處形成鉤狀引線,從各個方向限制了引線的自由度,解決了由于疲勞損害引起的引線位移,從而延長了鉑電阻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G01K1/08GK2537005SQ0221074
公開日2003年2月19日 申請日期2002年3月19日 優先權日2002年3月19日
發明者楊忠林 申請人:楊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