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存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凍存裝置,其中,凍存裝置包括蓋體、第一主體部和第二主體部,第一主體部和蓋體之間形成第一密封腔,第二主體部和第一主體部之間形成第二密封腔。因此凍存裝置具有大于一個的密封腔,能夠將組織樣本分成多份分別放入多個密封腔中,每次檢測時,僅需對其中的一個密封腔中的樣品進行解凍提取,進而不會影響其他密封腔中的樣品質量。
【專利說明】凍存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用器械【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以凍存組織樣本的凍存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醫學研究及臨床檢測中經常涉及到對病人或者動物的生物組織樣本,例如血液、尿液、糞便等,進行采集,并需在之后的不同時間內對生物組織樣本進行觀察或多次檢測。因為常規的生物組織樣本離開人體內環境后其活度或性能會很快改變,所以對于需要留后觀察或多次檢測的組織樣本要進行低溫保存。
[0003]一種現有的凍存裝置具有一個儲存組織樣本的腔室。后續的每次檢測過程中,都需要對生物樣本解凍以方便提取樣本,并且在每次取樣后再對剩余樣本進行低溫凍存;因此導致組織樣本的取用困難。研究表明,反復的凍融不僅會影響組織樣本的質量,甚至會污染剩余組織樣本而毀壞樣本。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方便取樣且避免組織樣本反復凍融的凍存裝置。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凍存裝置,其中,凍存裝置包括蓋體、第一主體部和第二主體部,第一主體部和蓋體之間形成第一密封腔,第二主體部和第一主體部之間形成第二密封腔。
[0006]其中,蓋體和第一主體部螺紋連接,第一主體部和第二主體部螺紋連接。
[0007]其中,蓋體上設置第一內螺紋部,第一主體部上設置與第一內螺紋部匹配的第一外螺紋部;第一主體部上進一步設置第二內螺紋部,第二主體部上設置與第二內螺紋部匹配的第二外螺紋部。
[0008]其中,凍存裝置進一步包括第三主體部,第三主體部和第二主體部之間形成第三密封腔。
[0009]其中,第一密封腔、第二密封腔和第三密封腔外設置有刻度。
[0010]其中,第一主體部和第二主體部的規格一致。
[0011]其中,第一主體部、第二主體部和第三主體部上分別設置不同的區分標識。
[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區別于現有技術的情況,本實用新型凍存裝置在蓋體和第一主體部之間形成第一密封腔、第一主體部和第二主體部之間形成第二密封腔,因此凍存裝置具有大于一個的密封腔,能夠將組織樣本分成多份分別放入多個密封腔中,每次檢測時,僅需對其中的一個密封腔中的樣品進行解凍提取,進而不會影響其他密封腔中的樣品質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凍存裝置的第一實施例的立體結構圖;
[0014]圖2是圖1所示凍存裝置的立體分解圖;
[0015]圖3是圖1所示凍存裝置的主視圖;
[0016]圖4是圖1所示凍存裝置的主視分解圖;
[0017]圖5是本實用新型凍存裝置的第二實施例的立體結構圖;
[0018]圖6是圖5所示凍存裝置的立體分解圖;
[0019]圖7是圖5所示凍存裝置的主視圖;
[0020]圖8是圖5所示凍存裝置的主視分解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參閱圖1至圖4,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凍存裝置100包括蓋體11、第一主體部12、第二主體部13和第三主體部14。
[0022]蓋體11和第一主體部12之間形成第一密封腔(未圖示),第一主體部12和第二主體部13之間形成第二密封腔(未圖示),第二主體部13和第三主體部14之間形成第三密封腔(未圖示)。
[0023]具體來說,蓋體11為具有第一內螺紋部111的普通蓋體。
[0024]第一主體部12包括分別位于兩端的第一容納部(未圖不)、第一密封部(未標不)和位于二者之間用于將二者分隔開的第一分隔部(未標不)。其中,第一容納部和第一密封部分別具有自端部凹設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容納部的外表面設置第一外螺紋部121,第一密封部的第二凹槽的內壁上設置第二內螺紋部122。且第一密封部的直徑大于第一容納部的直徑設置,優選地,第一密封部的直徑與蓋體11的外徑相等。
[0025]第二主體部13包括分別位于兩端的第二容納部(未圖示)、第二密封部(未標示)和位于二者之間用于將二者分隔開的第二分隔部(未標示)。其中,第二容納部和第二密封部分別具有自端部凹設的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第二容納部的外表面設置第二外螺紋部131,第二密封部的第四凹槽的內壁上設置第三內螺紋部132。
[0026]第一主體部12和第二主體部13具有相同的結構、且規格一致。即,第一容納部和第二容納部、第一凹槽和第三凹槽、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第二凹槽和第四凹槽形狀及尺寸參數均一致。
[0027]第三主體部14的直徑與第二容納部的直徑相等。第三主體部14具有自一端凹設的第五凹槽,且該端外表面設置第三外螺紋部141。
[0028]第一內螺紋部111與第一外螺紋部121相互匹配以使蓋體11和第一主體部12螺紋連接且第一凹槽與蓋體11形成第一密封腔。第二內螺紋部122與第二外螺紋部131相互匹配以使第一主體部12和第二主體部13螺紋連接且第三凹槽與第一主體部12形成第二密封腔。第三內螺紋132與第三外螺紋相互匹配以使第二主體部13和第三主體部14螺紋連接且第五凹槽和第二主體部13形成第三密封腔。
[0029]為了清楚觀察每個密封腔中組織樣本的儲存量,形成第一凹槽、第三凹槽和第五凹槽的側壁選擇透明材料且其外部設置有刻度。
[0030]為了便于取用和管理,優先地,第一主體部12、第二主體部13和第三主體部14上分別設置不同的區分標識,例如分別進行編號或者不同顏色以示區別等。[0031]圖5至圖8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凍存裝置200。凍存裝置200包括蓋體21、第一主體部22、第二主體部23、第三主體部24、第四主體部25和第五主體部26。蓋體21的結構與第一實施例中蓋體11的結構相同。第五主體部26的結構與第一實施例中第三主體部14的結構相同。第一、二、三、四主體部22、23、24、25的結構相同且規格一致,均與第一實施例中第一主體部12的結構相同。因此本實施例比前述實施例多兩個密封腔。
[0032]實際應用中,密封腔的數目可以為不同于前述兩個實施例的任意多個。
[0033]區別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凍存裝置100、200在蓋體11、21和第一主體部12、22之間形成第一密封腔、第一主體部12、22和第二主體部13、23之間形成第二密封腔,因此凍存裝置具有大于一個的密封腔,能夠將組織樣本分成多份分別放入多個密封腔中,每次檢測時,僅需對其中的一個密封腔中的樣品進行解凍提取,進而不會影響其他密封腔中的樣品質量。
[0034]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凍存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凍存裝置包括蓋體、第一主體部和第二主體部,所述第一主體部和所述蓋體之間形成第一密封腔,所述第二主體部和所述第一主體部之間形成第二密封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凍存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蓋體和所述第一主體部螺紋連接,所述第一主體部和所述第二主體部螺紋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凍存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蓋體上設置第一內螺紋部,所述第一主體部上設置與所述第一內螺紋部匹配的第一外螺紋部;所述第一主體部上進一步設置第二內螺紋部,所述第二主體部上設置與所述第二內螺紋部匹配的第二外螺紋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凍存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凍存裝置進一步包括第三主體部,所述第三主體部和所述第二主體部之間形成第三密封腔。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凍存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腔、所述第二密封腔和所述第三密封腔外設置有刻度。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凍存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體部和所述第二主體部的規格一致。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凍存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體部、所述第二主體部和所述第三主體部上分別設置不同的區分標識。
【文檔編號】G01N1/42GK203490123SQ201320513283
【公開日】2014年3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1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1日
【發明者】張勇, 程樂, 李啟沅, 潘文歡 申請人: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