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開閉件剛度試驗加載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開閉件剛度試驗加載裝置,包括:底座(1),可滑動地安裝在所述底座(1)上的滑座(2),可滑動地安裝在所述滑座(2)上的滑塊(3),固定連接在所述滑塊(3)上的第一蝸輪蝸桿組(4),固定連接在所述第一蝸輪蝸桿組(4)上的固定支架(5),固定連接在所述固定支架(5)上的第二蝸輪蝸桿組(6),與所述第二蝸輪蝸桿組(6)固定連接的剪式千斤頂(7),安裝在所述剪式千斤頂(7)上的力傳感器(8)和加載頭(9)。本實用新型使用兩組蝸輪蝸桿多自由度調節加載方向,通過調節螺桿的螺旋傳動調節加載位置,這兩種傳動機構均可實現自鎖,且結構緊湊,使得調節安裝方便,占用空間小。
【專利說明】一種開閉件剛度試驗加載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開閉件剛度試驗加載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開閉件是車身的關鍵零部件,其靈活性、堅固性、密封性等對汽車產品的使用有很大影響,而這些性能均與其剛度有關。準確測試車身開發過程中各個階段開閉件剛度數據,對指導、驗證設計及制造過程有著重要意義。開閉件形狀相當復雜,較難調整加載裝置在指定方向和位置進行加載;此外,需測量的點多,工作量大。
[0003]目前應用較多的有液壓缸、氣缸、千斤頂等加載設備,都不易安裝且難以調節加載位置及角度。例如,現有開展乘用車開閉件剛度試驗所采用的加載裝置中,加載頭通過剪式千斤頂進行加載操作,但是只能繞回轉軸一個方向轉動,且調整后不能自鎖,還需擰緊鎖緊螺栓,故安裝調節也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可多自由度調節加載方向、安裝調節簡便的開閉件剛度試驗加載裝置。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開閉件剛度試驗加載裝置,包括:底座;可滑動地安裝在所述底座上的滑座;可滑動地安裝在所述滑座上的滑塊;固定連接在所述滑塊上的第一蝸輪蝸桿組,所述第一蝸輪蝸桿組包括第一蝸輪、可與所述第一蝸輪相嚙合的第一蝸桿及設置在所述第一蝸輪中央并與之垂直的第一蝸輪軸;固定連接在所述第一蝸輪蝸桿組上的固定支架;固定連接在所述固定支架上的第二蝸輪蝸桿組,所述第二蝸輪蝸桿組包括第二蝸輪、可與所述第二蝸輪相嚙合的第二蝸桿及設置在所述第二蝸輪中央并與之垂直的第二蝸輪軸;與所述第二蝸輪蝸桿組固定連接的剪式千斤頂;安裝在所述剪式千斤頂上的力傳感器和加載頭;所述第一蝸輪蝸桿組帶動所述加載頭繞所述第一蝸輪軸旋轉,所述第二蝸輪蝸桿組帶動所述加載頭繞所述第二蝸輪軸旋轉。
[0006]其中,所述第一蝸桿與所述第一蝸輪軸相垂直,所述第二蝸桿與所述第二蝸輪軸相垂直,所述第一蝸桿與所述第二蝸桿相垂直。
[0007]其中,所述底座呈矩形,上下各設有用于與所述滑座裝配的第一凸臺,所述滑座在沿其長度方向的兩端各設有一形狀與所述第一凸臺相匹配的第一燕尾槽,在所述第一燕尾槽之間設有第一螺紋孔,在所述第一燕尾槽和第一螺紋孔的背面設有一對沿所述滑座長度方向延伸的、用于與所述滑塊裝配的第二凸臺。
[0008]其中,第一調節螺桿一端安裝在所述底座上,并穿過所述第一螺紋孔,與之形成螺紋連接,所述第一調節螺桿與所述第一凸臺平行。
[0009]其中,所述滑塊包括豎板和分別自所述豎板上下兩端向同側延伸而成的頂板和底板,所述頂板和底板相互平行,且均與所述豎板垂直;所述頂板和底板在靠近所述豎板處,分別形成用于與所述滑座上的第二凸臺裝配的第二燕尾槽,所述頂板表面還設有一對用于安裝所述第一蝸桿的凸耳。
[0010]其中,所述頂板和底板上各設有一個用于固定安裝所述第一蝸輪軸的安裝孔;在所述頂板的兩個第二燕尾槽之間設有第二螺紋孔,在所述底板的兩個第二燕尾槽之間設有通孔,所述第二螺紋孔與所述通孔共軸,用于安裝第二調節螺桿,所述第二調節螺桿與所述第二螺紋孔形成螺紋連接,所述第二調節螺桿位于所述第二凸臺外側,并平行于所述第二凸臺。
[0011]其中,所述固定支架安裝在所述滑塊的頂板與底板之間,包括內設軸孔的套筒和分別自所述套筒頂面和底面向同側延伸而成的上凸板和下凸板,所述上凸板和下凸板相互平行,所述套筒側面凸設有內設側安裝孔的凸塊,所述第二蝸桿安裝在所述上凸板和下凸板遠離所述套筒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蝸輪軸穿過所述側安裝孔。
[0012]其中,所述安裝孔與軸孔共軸,所述第一蝸輪軸插入所述安裝孔及軸孔中并通過鎖緊螺釘固定。
[0013]其中,所述剪式千斤頂包括框架以及安裝在所述框架上的加載梯形螺紋桿,所述框架通過安裝支架與所述第二蝸輪焊接固定。
[0014]其中,所述安裝支架包括一對設有銷孔且相互平行的凸片,所述凸塊位于所述兩凸片之間,所述第二蝸輪軸穿過所述側安裝孔以及所述兩凸片的銷孔,所述加載梯形螺紋桿通過銷釘與所述框架裝配,所述加載梯形螺紋桿還包括兩推力軸承,所述推力軸承被所述加載梯形螺紋桿上的軸肩以及與所述加載梯形螺紋桿焊接在一起的鎖緊螺母固定在所述銷釘兩邊。
[0015]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開閉件剛度試驗加載裝置,使用兩組蝸輪蝸桿多自由度調節加載方向,均可實現自鎖,且結構緊湊,使得調節安裝方便,占用空間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7]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開閉件剛度試驗加載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8]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開閉件剛度試驗加載裝置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0019]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開閉件剛度試驗加載裝置中滑座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0]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開閉件剛度試驗加載裝置中滑塊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1]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開閉件剛度試驗加載裝置中底座、滑座、滑塊與第一、第二調節螺桿的裝配示意圖。
[0022]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開閉件剛度試驗加載裝置中加載梯形螺紋桿的局部剖視不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參考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描述。
[0024]請同時參照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開閉件剛度試驗加載裝置,包括:底座1,可滑動地安裝在底座I上的滑座2,可滑動地安裝在滑座2上的滑塊3,固定連接在滑塊3上的第一蝸輪蝸桿組4,固定連接在第一蝸輪蝸桿組4上的固定支架5,固定連接在固定支架5上的第二蝸輪蝸桿組6,與第二蝸輪蝸桿組6固定連接的剪式千斤頂7,安裝在剪式千斤頂7上的力傳感器8和加載頭9。
[0025]其中,底座I呈矩形,上下各設有用于與滑座2裝配的第一凸臺10,左右各設有一條用于與工作臺固定安裝的腰形孔11,中間鏤空以減輕重量。第一凸臺10與底座I的上下兩邊等長度。
[0026]再請結合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滑座2大致呈長條形,沿其長度方向的兩端各設有一形狀與底座I的第一凸臺10相匹配的第一燕尾槽20,當滑座2安裝到底座I上時,第一凸臺10卡持在第一燕尾槽20中,使滑座2可沿第一凸臺10長度方向相對底座I滑動。在兩端的第一燕尾槽20之間,滑座2還設有第一螺紋孔21,第一調節螺桿101 —端安裝在底座I上,并穿過第一螺紋孔21,與之形成螺紋連接。第一調節螺桿101與第一凸臺10平行。旋轉第一調節螺桿101時,第一調節螺桿101可帶動滑座2沿第一調節螺桿101平移。第一燕尾槽20與第一螺紋孔21均設置在滑座2的同一面上,在其背面滑座2設有一對沿長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凸臺22,用于與滑塊3裝配。
[0027]滑座2安裝到底座I上時,滑座2與底座I的第一凸臺10相垂直。在其中一個第一燕尾槽20的端面上,固定板23與滑座2固定連接,其上設有一凸環230,內設螺紋,第二調節螺桿102穿過該凸環230并形成螺紋連接。第二調節螺桿102位于滑座2的第二凸臺22夕卜側,并平行于第二凸臺22。
[0028]請參照圖4所示,滑塊3包括豎板30和分別自豎板30上下兩端向同側延伸而成的頂板31和底板32。頂板31和底板32相互平行,且均與豎板30垂直。頂板31和底板32在靠近豎板30處,分別形成第二燕尾槽300,其中,頂板31和底板32相對側各形成兩個第二燕尾槽300,用于與滑座2上的第二凸臺22裝配,當滑塊3安裝到滑座2上時,第二凸臺22卡持在第二燕尾槽300中,使滑塊3可沿第二凸臺22長度方向相對滑座2滑動。第一燕尾槽20與第二燕尾槽300的設置,還可減輕各自所在部件的重量。頂板31和底板32上各設有一個安裝孔310,用于固定安裝第一蝸輪蝸桿組4。在頂板31的兩個第二燕尾槽300之間設有第二螺紋孔320,在底板32的兩個第二燕尾槽300之間設有通孔330,第二螺紋孔320與通孔330共軸,用于安裝第二調節螺桿102,第二調節螺桿102與第二螺紋孔320形成螺紋連接。頂板31表面還設有一對內設裝配孔的凸耳311,用于安裝第一蝸輪蝸桿組4的第一蝸桿41。
[0029]底座1、滑座2、滑塊3以及第一調節螺桿101、第二調節螺桿102的裝配請參照圖5所示。本實施例中,第一調節螺桿101、第二調節螺桿102、第一螺紋孔21、第二螺紋孔320所采用的螺紋均為普通粗牙M12。
[0030]第一蝸輪蝸桿組4包括第一蝸輪40、第一蝸桿41及第一蝸輪軸401。第一蝸輪40為圓盤形,可與第一蝸桿41相哨合。第一蝸輪軸401設置在第一蝸輪40中央,并與第一蝸輪40垂直。第一蝸桿41與第一蝸輪軸401相垂直。
[0031]固定支架5包括內設軸孔501的套筒50和分別自套筒50頂面和底面向同側延伸而成的上凸板51和下凸板52,上凸板51和下凸板52相互平行。上凸板51和下凸板52的另一端固定安裝第二蝸輪蝸桿組6的第二蝸桿62。套筒50的高度略小于滑塊3的豎板30的高度,因此使得固定支架5可以安裝在滑塊3的頂板31與底板32之間,并且滑塊3的頂板31與底板32上的安裝孔310,與固定支架5的軸孔501共軸。第一蝸輪蝸桿組4的第一蝸輪軸401插入安裝孔310及固定支架5的軸孔501中并通過鎖緊螺釘固定,第一蝸輪40與安裝在滑塊3上的第一蝸桿41相嚙合。固定支架5的套筒50側面凸設有內設側安裝孔530的凸塊53,用于安裝第二蝸輪蝸桿組6。
[0032]第二蝸輪蝸桿組6包括第二蝸輪60、第二蝸桿62及第二蝸輪軸602。第二蝸輪60為圓盤形,可與第二蝸桿62相嚙合。第二蝸輪軸602設置在第二蝸輪60中央,并與第二蝸輪60垂直。第二蝸桿62與第二蝸輪軸602相垂直。第二蝸桿62與第一蝸桿41相垂直。
[0033]本實施例的第一蝸輪蝸桿組4和第二蝸輪蝸桿組6均需在調節后具備自鎖功能,故導程角不宜太大;另外,試驗過程中需要緩慢調節角度,故傳動比應大一些;考慮到結構緊湊性以及安裝輕便等,在滿足強度要求的前提下模數和中心距應盡量小。為此,本實施例的兩組蝸輪蝸桿選擇了參數相同的普通漸開線圓柱蝸桿以及相應的蝸輪,主要參數如下:
[0034]
【權利要求】
1.一種開閉件剛度試驗加載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 可滑動地安裝在所述底座(1)上的滑座(2); 可滑動地安裝在所述滑座(2)上的滑塊(3); 固定連接在所述滑塊(3)上的第一蝸輪蝸桿組(4),所述第一蝸輪蝸桿組(4)包括第一蝸輪(40)、可與所述第一蝸輪(40)相嚙合的第一蝸桿(41)及設置在所述第一蝸輪(40)中央并與之垂直的第一蝸輪軸(401); 固定連接在所述第一蝸輪蝸桿組(4)上的固定支架(5); 固定連接在所述固定支架(5)上的第二蝸輪蝸桿組(6),所述第二蝸輪蝸桿組(6)包括第二蝸輪(60)、可與所述第二蝸輪(60)相嚙合的第二蝸桿(62)及設置在所述第二蝸輪(60)中央并與之垂直的第二蝸輪軸(602); 與所述第二蝸輪蝸桿組(6)固定連接的剪式千斤頂(7); 安裝在所述剪式千斤頂(7)上的力傳感器(8)和加載頭(9); 所述第一蝸輪蝸桿組(4 )帶動所述加載頭(9 )繞所述第一蝸輪軸(401)旋轉,所述第二蝸輪蝸桿組(6)帶動所述加載頭(9)繞所述第二蝸輪軸(602)旋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閉件剛度試驗加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蝸桿(41)與所述第一蝸輪軸(401)相垂直 ,所述第二蝸桿(62)與所述第二蝸輪軸(602)相垂直,所述第一蝸桿(41)與所述第二蝸桿(62)相垂直。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開閉件剛度試驗加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呈矩形,上下各設有用于與所述滑座(2)裝配的第一凸臺(10),所述滑座(2)在沿其長度方向的兩端各設有一形狀與所述第一凸臺(10)相匹配的第一燕尾槽(20),在所述第一燕尾槽(20)之間設有第一螺紋孔(21),在所述第一燕尾槽(20)和第一螺紋孔(21)的背面設有一對沿所述滑座(2 )長度方向延伸的、用于與所述滑塊(3 )裝配的第二凸臺(22 )。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開閉件剛度試驗加載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調節螺桿(101)一端安裝在所述底座(1)上,并穿過所述第一螺紋孔(21 ),與之形成螺紋連接,所述第一調節螺桿(101)與所述第一凸臺(10)平行。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開閉件剛度試驗加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塊(3)包括豎板(30)和分別自所述豎板(30)上下兩端向同側延伸而成的頂板(31)和底板(32),所述頂板(31)和底板(32 )相互平行,且均與所述豎板(30 )垂直;所述頂板(31)和底板(32 )在靠近所述豎板(30)處,分別形成用于與所述滑座(2)上的第二凸臺(22)裝配的第二燕尾槽(300 ),所述頂板(31)表面還設有一對用于安裝所述第一蝸桿(41)的凸耳(311)。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開閉件剛度試驗加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頂板(31)和底板(32)上各設有一個用于固定安裝所述第一蝸輪軸(401)的安裝孔(310);在所述頂板(31)的兩個第二燕尾槽(300)之間設有第二螺紋孔(320),在所述底板(32)的兩個第二燕尾槽(300)之間設有通孔(330),所述第二螺紋孔(320)與所述通孔(330)共軸,用于安裝第二調節螺桿(102),所述第二調節螺桿(102)與所述第二螺紋孔(320)形成螺紋連接,所述第二調節螺桿(102)位于所述第二凸臺(22)外側,并平行于所述第二凸臺(22)。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開閉件剛度試驗加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5)安裝在所述滑塊(3)的頂板(31)與底板(32)之間,包括內設軸孔(501)的套筒(50)和分別自所述套筒(50)頂面和底面向同側延伸而成的上凸板(51)和下凸板(52),所述上凸板(51)和下凸板(52)相互平行,所述套筒(50)側面凸設有內設側安裝孔(530)的凸塊(53),所述第二蝸桿(62)安裝在所述上凸板(51)和下凸板(52)遠離所述套筒(50)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蝸輪軸(602)穿過所述側安裝孔(530)。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開閉件剛度試驗加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孔(310)與軸孔(501)共軸,所述第一蝸輪軸(401)插入所述安裝孔(310 )及軸孔(501)中并通過鎖緊螺釘固定。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開閉件剛度試驗加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式千斤頂(7)包括框架(70 )以及安裝在所述框架(70 )上的加載梯形螺紋桿(71),所述框架(70 )通過安裝支架(72)與所述第二蝸輪(60)焊接固定。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開閉件剛度試驗加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支架(72)包括一對設有銷孔且相互平行的凸片(720),所述凸塊(53)位于所述兩凸片(720)之間,所述第二蝸輪軸(62)穿過所述側安裝孔(530)以及所述兩凸片(720)的銷孔,所述加載梯形螺紋桿(71)通過銷釘(710)與所述框架(70)裝配,所述加載梯形螺紋桿(71)還包括兩推力軸承(712),所述推力軸承(712)被所述加載梯形螺紋桿(71)上的軸肩以及與所述加載梯形螺紋桿(71)焊接在一 起的鎖緊螺母(711)固定在所述銷釘(710)兩邊。
【文檔編號】G01M13/00GK203405326SQ201320528054
【公開日】2014年1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7日
【發明者】李濤, 盧海波, 董川川, 譚能堃 申請人: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